科幻国际潮流与四大母题(上)
2021-02-21 08:09:57
  • 0
  • 0
  • 0

以下文章来源于艺术评论杂志 ,作者江晓原

艺术评论杂志

艺术评论杂志

《艺术评论》杂志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公众号主要发布《艺术评论》每期目录、重点文章及相关重要学术信息。

载《艺术评论》2021年第1期

科幻国际潮流与四大母题

江晓原

【内容提要】本文据作者在中国影协编剧特训班上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从科幻作品的国际潮流演变入手,分析了从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科幻作品中的反科学主义传统和反乌托邦传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涵盖绝大部分科幻文学的四大母题,以及与此有关的重要影视作品。

国际科幻潮流

国际科幻潮流基本以 1895年为分界线。 1895年之前,科幻的主流是一种对科学的呼唤、对科学的向往。典型代表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凡尔纳的作品主要产生在 19世纪下半叶,他作品的主要倾向是对科学的呼唤和赞美。所以他也是当时唯一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得到特别优待的西方科幻小说作家。因为这种正面向往科学的作品,在冷战时期的氛围下,受到了冷战双方的赞成。冷战双方在宣传方面其实遵从了某种共同的逻辑(科学技术发达证明社会制度优越),只不过不是那么明显。

虽然在 1895年之前,偶尔也会出现一些不是凡尔纳潮流的科幻作品,最典型的如玛丽 ·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这个作品后来拍了好几次电影。有的人甚至还把她称为科幻界的“祖师奶奶”。当然她不是最早的,比如天文学界,有一个人就可以作为“祖师爷”候选人,那就是约翰尼斯·开普勒。他在 17世纪就写过科幻作品《月亮之梦》,但这些都不是主流。

1895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这一年,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发表《时间机器》——后来也拍过好几回电影。威尔斯的多部小说都被拍成过电影,比如说火星人大战地球的那个作品。非常奇怪的是,从凡尔纳到威尔斯,他们俩好像没有中间过渡环节似的。

威尔斯可以说是一个反科学主义者,他的科幻作品都是对科学的质疑和反思。威尔斯拥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他在英国顶尖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 26篇文章,还有好几十篇相关的小说书评和影评,一度成为《自然》杂志极其“宠爱”的人。当别人质疑他的学术背景时,他就去拿了博士学位,虽然年纪很大了,但他真的拿到了博士学位,《自然》杂志居然还刊登了他博士论文的精简版。

从那以后,整个国际科幻潮流立刻就变了,这个变是非常奇怪的。在 1895年这条界线之前,凡尔纳当道,就是热爱科学,赞美科学; 1895年之后,威尔斯当道,就变成了反思科学。威尔斯开启的传统就一直持续到今天,成了今日国际上的潮流。 100多年过去了,现在如果有人写科幻小说,不管他是什么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业余科幻小说作家,如果要入流,就一定会秉持反科学主义,一定会反思科学。

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到底是什么?两者跟科幻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我们接下来要了解的。

科学主义是不是一个好词?我们国内曾经有一个著名院士说:“科学主义有什么不好啊?我就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他这么说了之后不久,《中国科学报》上就有人写文章说:你知道吗?在西方,一个人如果自称他是科学主义者,这几乎就等同于他自称是法西斯主义者。所以科学主义是一个很坏的词汇。

那么什么是科学主义呢?在下面三个问题上,如果你都同意,那你就是科学主义者:

科学是不是等于正确?

科学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科学是不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

如果对这个三个问题,你的答案都是“是”,那你就是科学主义者;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否”,那你就是反科学主义者。然而,大部分人一定是处于这两者之间,他们既不肯定前面三个问题说的都是事实,也不否认说有问题。所以这就是一般人的心态。

西方国家从 20世纪开始,就流行一种学问,最初是法国哲学领域的人提出来的,我们国内标准的译法叫作“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简称为“ SSK”)。科学为什么对我们来说有权威呢?那是因为科学宣称它的权威来自它的客观性。我们外部的世界是客观的,这个客观的世界是有规律的,科学就是揭示这个规律的,所以我们这个规律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是客观规律。而科学知识社会学就是要否定这一点,他们否定科学绝对的客观性,认为所有的科学知识其中都有社会建构的成分。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都知道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理论,那么在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理论之前,宇宙间有没有万有引力呢?科学主义的答案一定是早就有了,因为那是一个客观规律,只是我们以前不知道,是牛顿告诉了我们而已。但是如果你要把 SSK的观点贯彻到极端的时候,你的答案将是:在牛顿之前宇宙中没有万有引力。因为万有引力中就是有人为建构的成分,所以你没有理由认为世间客观的外部世界中真的有这样的万有引力。当然,这都是学院里搞研究的人要弄清楚的事情,跟我们拍电影没关系,但对于我们看科幻电影确实有关系。就是说,如果我们在这类问题上,能够获得某种背景知识,我们对科幻电影就会有更好的理解。

比如,电影《阿凡达》(Avatar,2010)就是典型的反科学作品。纳威人靠的是圣母、精灵、智慧树……我们会认为这些是迷信、巫术,是在搞神秘主义,是科学的敌人,即便它不是科学的敌人,也是被科学踩在脚下的。可是,在《阿凡达》里,我们看到的情形是相反的,拥有现代科学技术,掌握着钢铁、炸药、无线电的地球人是战败的,这就是典型的反科学 [1]。反科学在西方科幻界是非常主流的。

又比如,卡梅隆最近拍摄的电影《战斗天使阿丽塔》(Alita: Battle Angel,2019),这个电影的反科学意味也是非常明显的。结尾的那个场景,阿丽塔拿着一把刀指向上天——那里是掌握着现代科技的统治者居住的地方。那是一把什么刀?那把刀在电影里多次用特写和细节交代过,是一把大马士革刀,是古代人用大马士革钢做的刀。这种刀不仅韧,而且非常锋利。大马士革钢在科学史上是有地位的。卡梅隆用这把刀表示什么?这把刀代表着冷兵器时代,大马士革刀是冷兵器时代的优秀作品。阿丽塔正是拿着一把冷兵器时代的刀指向掌握着高科技的上天。我们都推测,如果卡梅隆拍续集,他非得让阿丽塔打上天去不可。

▼电影《银翼杀手》海报▼

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传统

在科幻电影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就是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我在《雪国列车》(Snowpiercer, 2013)的影评里,曾把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整个谱系简单梳理了一遍 [2]。

乌托邦传统和空想社会主义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个传统里,人们想象(设计)的未来社会,通常都是高度组织化的。科学技术在这个高度的组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反乌托邦和乌托邦,其实很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只不过取决于你对想象中的那个社会的态度。你要觉得那个社会是好的,那就是乌托邦作品。我们也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乌托邦”这个词汇的。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你讲的那套都是乌托邦,意思是说你想的那是理想化的事情,它其实是办不到的,通常我们用“乌托邦”作为修辞手段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但要是不赞成那样的未来社会,那就是反乌托邦。所以在科幻电影里,我们能看到大量的反乌托邦作品。

在科幻电影里,我们能梳理出一个长长的反乌托邦谱系。反乌托邦和反科学之间是有暗合的。通常乌托邦就等于科学主义。因为在乌托邦的作品里,人们设想的未来社会的组织和建构运行都是高度依赖科学技术。而反乌托邦认为靠科学技术支撑的这个社会是不理想的、不好的,那么科学技术扮演的也就不是正面的角色了。

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那就是:乌托邦对应科学主义,反乌托邦对应反科学主义。

(一)反乌托邦作品及其传统

下面,我们来看看反乌托邦传统的作品。比较典型的是《大都会》(Metropolis,1927)。这个电影在科幻电影史上有相当高的地位,有些人把它评价得比《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1968)还要高。

又比如 1920年的《我们》、1932年的《美丽新世界》和 1948年的《 1984》,这三部小说被称之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其中名头最大的是《 1984》,这部电影为什么叫 1984?当初奥威尔的《 1984》是在1948年写的,他只是随手把那个 4和 8两个字颠倒了一下,因为他是要想象一个未来的世界。

反乌托邦传统,一直到今天仍然有着相关的创作。我们后面要提到的著名的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2)、《黑客帝国》三部曲( Matrix,1999—2003,以及《黑客帝国卡通版》),一直到《雪国列车》都是这个传统中的作品。它们有一些固定的套路、固定的说法、固定的画面风格,通常都是阴暗的、灰暗的、阴雨连绵的,比如《银翼杀手》里几乎一直在下雨,阳光灿烂的场景几乎是没有的。

▼电影《雪国列车》海报▼

(二)《雪国列车》和反乌托邦

这里我们再说说《雪国列车》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票房很差,因为太有思想了。往往一个很有思想的电影,是很难有票房的。但也不必悲观,某些非常有思想的科幻影片,也能有票房,所以前途还是光明的。《雪国列车》是根据法国人的漫画作品改编的,是典型欧洲风格的漫画。

《雪国列车》中有几个要点:

1.末世残剩文明的标准形态。在《雪国列车》里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标准的末世残剩文明形态。电影一上来就交代,人类为了对抗全球变暖,最后搞得地球全部都变成寒冰地狱了,地球上的温度低到了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的程度,全球文明只剩那列列车了,剩下的人就在那辆列车里。这是在整个环境破坏之后残剩的一点文明。这种布局是很多反乌托邦作品常用的。在这样的布局里,资源一定是短缺的。但那个叫作韦尔福的人发明了永动机,我们知道,在科学目前的定论中,永动机是不可能的。但科幻作品可以不受约束。由于韦尔福发明了永动机,所以雪国列车的能源可以无限供应,因此雪国列车里还能维持一个残剩的文明。

2.永不停驶的隐喻。影片中的雪国列车一直在高速行驶中,但即使有了永动机,列车一直行驶也是毫无必要的。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隐喻——暗指由科学技术驱动的现代化已经进入身不由己无法停驶的状态。

3.向一系列科幻作品致敬。《雪国列车》确实致敬了一大堆的作品,比如《美丽新世界》《黑客帝国》等,观众如果看科幻电影和小说看得多了,就会发现这个作品里的很多小细节是在致敬,但这些细节很多人无法看懂 [3]。

当代科幻作品的普遍特征与黑暗未来

当代科幻作品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普遍特征。一是不再以歌颂科学技术为己任,这一点和凡尔纳完全相反。二是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和反思。现在的科幻作品大都不是歌颂科学,而是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和反思,比如说想象科学技术被使用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它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端。三是作品中的未来世界都是黑暗的。比如,最近的若干部有关人工智能的电影,它们最后都是要带来祸害的,作品中的未来世界都是黑暗的。这一点,不光是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欧洲的、日本的也都是一样,未来世界都是黑暗的。

我在大学做科幻讲座时,有时会做现场测验,请想到有光明未来的科幻影片的同学举手,大部分情况下没有人举手。有一次有一个同学举手了,他说他想到一部作品《火星救援》(The Martian,2015),结局是那个人获救了,这不就是光明的结尾吗?我承认有点道理。但我回去就写了一篇关于《火星救援》的影评,把这电影着实“黑”了一把,因为我查了一下这个电影的有关背景,并且用我们做科学史的人经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排时间线,一看就知道这部影片就是一个 NASA的宣传片 [4]。

刘慈欣在中国科幻作家中是孤独的异数,但他作品中的未来也同样黑暗。刘慈欣自己明确说过,他就是个科学主义者,他相信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照理说他的作品该有光明的未来,可是看看他的作品,特别是《三体》里的“黑暗之战”,突然之间就对自己战友下手,将他们全部杀掉,将他们的资源全部抢过来,理由竟是为了“让人类文明更好地延续下去”!

为什么刘慈欣不讳言自己是科学主义者,但他作品中的未来也是黑暗的呢?我的解释是:因为刘慈欣喜欢在他的科幻小说里把人性中的黑暗逼出来。

我们人性中其实有很多黑暗的东西。那么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是一个好人呢?那是因为我们受了教育,我们有文明,我们受的教育让我们做人不能像禽兽那样,所以我们做事情是有规范的。而刘慈欣喜欢说,在宇宙的尺度里,是“零道德”的,什么叫零道德呢?就是没有道德。因为在他所设想的那种场景下,现有的文明约束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人性之恶就要被释放出来,所以他那个小说里才有“黑暗之战”。

还有一个案例可以作为刘慈欣立场的旁证: 2007年,在成都召开国际科幻大会。杂志社安排了我和刘慈欣的对谈。当时《新发现》的一个女记者在旁边负责记录。对谈中刘慈欣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他说如果人类就剩下我们三个人了,他、我和那位女性,他说我们需要把这位女性吃掉,人类文明才能延续下去,你吃不吃?

我说我是绝对不会吃的,刘慈欣说他绝对会吃,为什么呢?他说他要生存下去,生存是最高的,不能生存了,道德还有什么意义?人性还有什么意义?而我的理由是,你吃了让你就丧失了人性,一个没有人性的人类是不值得拯救的,因此我是不会选择吃让的,我要三个人一起奋斗,如果我们奋斗了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能生存下去;如果没希望了,我们就灭亡好了。

这个对谈后来发表在《新发现》杂志上,很快上了网。当时网上铺天盖地全都骂我,只有少数人同情我,他们说刘慈欣太冷酷了,说他的表现与名字不符,既不慈,也不欣。这个对谈有一个非常煽情的标题,叫作《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这篇对谈在 2019年又因为影片《流浪地球》爆红而再一次被提及,但这次网民一边倒地都称赞我。《流浪地球》也是从他的小说改编的。如果去对照他的小说原著,会发现有一些故事线被砍掉了。《流浪地球》的结局其实也是非常黑暗的 [5]。

科幻四大母题

母题一:地球环境的破坏

这个母题有大量的作品,而且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桥段:地球是一个遥远的传说,早就被废弃了。故事场景通常被设定为遥远的未来,人类在某个别的星球上。故老相传,说我们的文明是从一个叫地球的行星上发展起来的,但那个地球到底在哪儿呢?一直是找不到的。

例如阿西莫夫的小说《基地》系列,非常著名,他前后写了半个世纪,一共有 11部之多。自从出现了本 ·拉登“基地”恐怖组织后,就有人把本 ·拉登的恐怖组织和阿西莫夫小说《基地》联系起来,他们说本 ·拉登可能是受了阿西莫夫的启发。

要是看过《基地》,会觉得可能这种启发真是有可能存在的。小说故事中,整个银河帝国的文明崩溃之后,有一个先知叫谢顿,他预知到会有一个非常黑暗的时间,所以他建立了一明一暗两个基地。他想让这两个基地保留着文明的火种,让这个黑暗时间变得短一点。这种建立隐秘组织的想法,那显然和本 ·拉登的有相似之处。

在科幻小说常用的桥段中,地球为什么被废弃?因为核污染。核污染是怎么造成的呢?两种故事类型,一种是一场核大战之后,地球整个环境受到了污染;另一种是核电站的事故,地球环境被污染了。在有些故事中,最后人类中那些有钱人就移民到别处去了,而下层民众还在那个残破的地球上生活。

▼电影《后天》海报▼

还有一种,就是拿“全球变暖”做主题,例如《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和《雪国列车》。《后天》很多人应该看过,里面的一些场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假定地球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冷了。地球的环境如果急剧变冷或急剧变热,都是极其危险的,人类都会大量死亡。

母题二:如何面对外星文明?

威尔斯的《火星人大战地球》开创了这类故事。他的那个小说经常被译成《星球大战》,后来的电影也有叫这个名字的,最新的一部是汤姆 ·克鲁斯主演的,就叫《世界之战》(War of the Worlds,2005)。还有《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6)之类,绝大部分这类作品都是讲外星文明入侵地球。在这些故事里外星文明都是邪恶的。

关于此事,我补充一点背景。从 20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关于我们要不要去寻找外星文明,一直有争论。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我们应该主动去寻找外星文明;另一部分人认为,不应该去寻找外星文明。霍金在去世前,对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表态,他多次向媒体表示:他不赞成去找外星文明。

寻找外星文明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我们设法被动接收和理解外星文明的无线电信号,从这些信号里找到外星文明。另一种是我们主动去与外星文明接触,比如向外星文明发信号,告诉我们在哪儿,就像小孩子喜欢这样说:我在这儿!希望小伙伴来跟他做伴。

外星文明到底是邪恶的还是善良的?我们人类文明迄今为止,唯一的样本就是我们自己。当一个先进文明遇到弱势文明的时候,他们都干了什么?西班牙人到中南美洲的时候,他们干了什么?美国的白人到了西部,对印第安人干了什么?没有例外,先进文明都是对落后文明进行掠夺、迫害、残杀,最后把印第安人杀得差不多了,把他们的土地全部抢走。这是我们看到的唯一样本。也就是说,一个先进文明和一个弱势文明相遇时,我们能推测的先进文明做法的唯一样本,就是对弱势文明进行掠夺和破坏。《阿凡达》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电影《阿凡达》海报▼

对待外星文明,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企图和外星文明友好相处。这一派在电影里表现少,但也是有的。比如斯皮尔伯格的电影《 E.T.外星人》,这个电影里,外星人是比较善良的,虽然他们也有超能力,但他们不想和人类为敌。又比如《第九区》(District 9,2009)之类的电影,也有类似情景。关于外星人最典型的影视作品可举《劫持》系列( Taken,2002,共 10集)为例。

▼电影《E.T.外星人》海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